首页 / 穿衣搭配 / 乒乓球训练,充满城市工人

乒乓球训练,充满城市工人

乒乓球赛事热度,正在转化为一股前所未有的参与推动力。

卡塔尔、仁川、重庆、澳门到眼下紧张激烈的WTT美国大满贯……近年来国内外遍地开花的乒乓球赛事吸引来了一批热衷观赛的球迷。在这些热情的浇灌下,运动员、赛事主办方、赞助商正在乒乓球产业内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然而,在产业的上下游环节还有一些变化正在发生:球馆里,都市白领的身影越聚越多;课表上,面向成年人的班次愈加紧凑。

这些都是赛事光环映射之下,乒乓球产业生长的又一段明显轨迹。

暑假还未正式到来,许昕、张继科等多名世界冠军的乒乓球培训招生通道已经爆满。

这边,许昕的Xuperman连续数年举办暑期夏令营,并在今年进一步升级——前往日本观看WTT赛事、与当地球队交流训练、游览东京迪士尼乐园等。借助业内资源和影响力,许昕打造出国外常见但国内乒乓球领域鲜有的「学玩一体」模式。

另一边,近年来转型为教练的张继科针对暑期青少年培训的「黄金节点」也有所行动——其所在机构开办了15天为一期,共计3期的训练营。

从公开信息来看,除大满贯球员张继科这块「含金量」十足的招牌外,营内还有前国手郝帅、尹航等指导嘉宾坐镇。在不少家长眼中,标价6500元的「大师课」性价比拉满,报名通道开启不到十日,人数就突破了2700人。

除了他们,知名退役运动员王楠以及指导过樊振东、王楚钦等人的国乒教练吴敬平,也长期开办进行着乒乓球培训活动。尽管这些出圈的乒乓球培训课在开展形式、落地城市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其主体仍围绕着青少年,与传统体育教培的逻辑并无不同。

然而,在这样看似常规的乒乓教培现状下,逐渐有了一些有趣的新现象——乒乓球培训课的咨询区里,涌现出不少为自己报名的成年人。

他们有的打听私教培训费用,有的询问球台收费标准,还有的就算已明确超过青少年班的年龄门槛,也要在评论区充当氛围组:「20岁的小朋友可以报夏令营吗?」「决定从30岁开始学,退休直接参加老年组比赛。」

Xuperman夏令营社媒评论区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张继科除了亲自带教外,还曾录制过一套乒乓球「大师课」——64节课覆盖入门、进阶等不同训练背景人群。「大满贯」光环加持下,这套售价199元的课程上线4小时销量就已突破5000单,总销售额更是接近百万。

「买了我的课,只要你们认真学,肯定涨球。这相当于我在一对一给你上课了。」张继科曾在直播时这样说。

随着这套录播课的走红,张继科及其培训机构也走进全年龄段乒乓球爱好者的视线。为承接并转化这些流量曝光,他还在这个夏天办起了民间挑战赛,名称简单直白——「张继科杯」。

据官方公告,比赛将于7月18日在杭州临安体育文化会展中心正式揭幕,奖金池为15万元并特设成年组别,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而购买过机构的「大师课」是唯一门槛。

很快,1200个参赛名额在不到40个小时内全部报满。其中,成年男子组更是以638人的数量高居所有分组规模榜首,成年女子组参赛规模也远超小学、中学同性别分组。

「张继科杯」部分赛事信息

从看球到学球,城市打工人们对乒乓球运动参与度不断加深,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隐喻着一大事实——乒乓球生态,正在经历一场从围观到参与的革命。

乒乓球训练,充满城市工人

是什么力量推动城市打工人们走进乒乓球馆?这背后有一条清晰的传导路径。

首先,巴黎奥运会国乒包揽五金的表现在网络内外点燃了巨大流量,随之而来的是马龙、樊振东、孙颖莎等球星们持续出圈。而WTT系列比赛、中国乒超联赛等紧密衔接其后,成功守住了大众的关注窗口。

乒乓热度并未因奥运结束就消散,反而一波接一波推动着潜在参与者——球迷,迈出尝试脚步。

「去年奥运全网都是乒乓球的消息,看了几场国乒的比赛就彻底入坑了。」现居北京的小孟是一家乒乓球连锁培训机构的长期会员。她表示,被赛事吸引后,自己开始和朋友去场馆打,当发现真的对乒乓有兴趣后就开始找机构上课。

社媒上,不少乒乓球爱好者的「入坑」路径与她有着相似之处。在超300万热度的#成人乒乓球培训#相关话题内,他们将找场馆、搭子和教练的需求铺满讨论区。

不仅如此,随着乒乓球市的火热氛围在城市进一步至扩散,除了形式各异的乒乓团建、员工比赛外,还有不少公司直接将球桌搬到工位旁,打工人们也紧接着将办公室、会议室爆改成球场,把同事、客户发展成自己的球搭子。

社媒上关于「打工人打乒乓」的讨论

气氛烘托到这儿,当有意深入接触这项运动时还会有不少人发现——乒乓球在都市的入门条件,对打工人格外友好。

一张球台对应着不算高昂的场地费用,一柄球拍数十到数百元、丰俭由人,一套常规运动服饰……这种低门槛、轻投入特性,使之成为羽毛球、网球和匹克球等常见项目外,一种高性价比的都市运动解决方案。

对这样的趋势,置身一线的从业者已有明显感知。

「巴黎奥运会期间,我们十家门店一度满台了。从那时开始,来打球或上课的主要来自大厂,男女比例差不多,一周2次左右。」杭州福瑞星乒乓球运动中心的负责人福指导介绍道。

需求催生供给。当越来越多打工人有意进入专业场馆精进能力时,乒乓教培机构的机遇就来了。

对应地,不少一线城市涌现出新兴俱乐部,它们选择落地在交通便捷的商圈附近;营业时间普遍延长,以服务下班后运动需求,从物理和心理上拉近了与上班族的距离。

杭州福瑞星乒乓球运动中心成人课销量走势 图源:受访者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场馆升级,乒乓球教培产业的服务模式也在变革:针对成人打造更灵活且门槛更低的培训内容,已成一大趋势。

「市面上关于成人付费的模式主要有预定球台、私教、夜间团课这几个类型」福指导还补充道,「现在自媒体发达,有些水平比较高的博主也会租借我们的场地线上授课,这主要是针对异地学员。」

据他的观察,杭州目前的球台双人及以上收费为25-75元/小时,会员畅打价格在800-1500元/年。在这些常规收费项目之外,线上预约、单次体验、针对零基础成人推出的「短平快」入门培训内容也在不断更新。

正如有些机构创新推出「轻量课包」,将握拍、步法等基础知识拆分成更易入门的碎片化课程,针对不同学员则有发球、反手等技术的个性定制强化课。在社群互动层面,则有社交色彩浓厚的团体、双打友谊赛等活动。

乒乓球培训机构举办的成人赛事 图源:受访者

乒乓球训练,充满城市工人

刻板印象中,乒乓球「难学」又「无趣」的壁垒,在球市热度与产业运营的双重推动下走向消融。

然而,当这两股力量持续汇聚,它所孕育的未来,可能远超当下乒乓球产业的想象。

当大量球迷与都市打工人真正「下场」,融入乒乓运动社群,其角色也从「围观者」跃升为参与者,这将催生乒乓球产业出现多个深层次变化。

首先,这直接关乎着乒乓球爱好者形象的重新建构。

在快节奏传播时代,为高效识别、记忆人或群体,「打标签」无疑成了最常见的手段之一。而近年来在乒乓球圈内,少数极端球迷的网络骂战、线下追私等偏执行为,使乒乓爱好者形象常外界笼统地打上「疯狂」「非理性」的标签。

但在现实生活, 他们中的大多数或许只是为了释放压力的上班族,是想精进技术的中年发烧友,亦或是为了充实退休生活的「银发」人群……当这些多元、和谐的群体画像被更多视线注意到时,外界对乒乓球球迷圈层的认知偏差也有了矫正的可能。

部分乒乓球饭圈争议

其次,对于乒乓球教培市场本身,这股「成人学球」风潮正在缓和过于依赖青少年生源的尴尬局面——传统青少年教培市场常受制于学期节奏,寒暑假的喧嚣与学期内的冷清形成鲜明反差,场地、教练等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日益增长的成人学员数量则帮助教培机构稳住了「学期内淡季」的需求波动,映射到行业,这更像在体育教培频频「暴雷」环境下的一股韧性。

同时,由于经济自主性更高,成人学员在购买课程、装备更新等消费上更自由。

当都市打工人走进乒乓球培训机构,紧接着的球台预订、系统课程、装备购入等一系列消费行为则构成了完整的闭环——参与者也是消费者,是沟通行业生态每一环节的流动血液。

从围观「热闹」的观众,到深度参与的用户,乒乓球正尝试通过运动成本投入的「漏斗」将赛事热度留存为真金白银的消费力与行业增长潜力。

火热的乒乓球赛事现场

不囿于乒乓,若找对赛事切口,这样的模式在其他项目同样有实现的可能——眼下爆火的苏超之于足球产业,其实也是这样的存在。

很多时候,「看热闹」的意义不仅在于热闹本身。对体育产业中的场馆、教培等主体而言,如何将这些泼天而来的流量转化为实际收入并留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说回乒乓球产业,若能找准合适路径并穿越流量迷雾,其存在意义也有了新的诠释内涵:在不远的将来,「乒乓」二字或许可以焕发更多活力,真正成为一种现代城市生活的潮流运动方式。

用户评论


冷落了♂自己·

下班后排队等上课,这波乒乓球培训真火啊!之前感觉打乒乓球都是些老人在玩,现在看来年轻人也不错哎。 终于有点运动的欲望了,下周一我也来试试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逃避

每天看着地铁里一身西装鞋的人们上下班,他们内心都充满了焦虑和压力,希望能在这运动中得到释放吧。乒乓球培训越来越流行了,说明都市打工人逐渐重视身心健康,这很棒!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仰

我也很想知道这些打工人晚上来学乒乓球是为了放松还是真的想学好? 感觉有点奇怪啊,工作压力这么大,还有时间学习一项运动,效率高一点也不错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极§速

乒乓球培训挤满了都市打工人,这说明越来越多人在追求生活中的活力和激情!以前我们都觉得打乒乓球是老年人的运动,现在看来年轻人也越来越喜欢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妄灸

周末的时候去公园里,偶尔能看到一些人在打乒乓球,感觉还挺休闲的,而且氛围很好。但是工作日傍晚就真的太拥挤了,我可不想在排队学球的情况下被训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殇年华

看来很多都市打工人选择下班后来学习打乒乓球是为了舒缓压力和放松身心呀!这倒是很不错的选择,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我们调节情绪,提高效率。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初

现在各种各样的培训课程都这么热门了,乒乓球训练也如此受欢迎,看来都市生活越来越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了。我之前也是一直想学习打乒乓球的,等有空想去尝试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烬陌袅

真佩服这些都市打工人啊,不仅要工作,还要抽时间来学习一项运动,可见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希望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休闲活动,享受生活!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月花魂

我感觉这种培训形式有点不太适合我,我喜欢一个人在家里或者公园里随意练习,而不是去 crowded 的培训机构上课。不过,每个人的爱好和习惯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团队训练也挺好的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城°

都市生活的压力确实越来越大,很多人选择用运动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学习打乒乓球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感觉培训机构收费有点高昂,希望能有更多公益性组织提供这样的课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德花瓣

城市生活的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需要一些方式来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像这类的乒乓球培训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希望他们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幸好是你

看到这么多人在排队,感觉有点想试试这个新兴的健身趋势了!城市人想要平衡生活节奏,学习打乒乓球可能是不错的方法,同时还能结识新朋友。不过培训课程费用会不会太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看来都市打工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了!以前只有老年人才喜欢玩乒乓球,现在年轻人也加入这个行列,真是一件好事!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来。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秒淘你心窝

下班后挤公交回家已经很辛苦了,还要挤着去参加乒乓球培训?这得多热爱打乒乓球啊!佩服他们的热情和毅力,也许以后我也会报名试试看。希望他们能享受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不过,我觉得都市生活节奏这么快,还要挤时间学习一项运动,会不会太累了?工作压力本来就大,不如找一些轻松的活动放松一下吧!每个人对生活的看法不同,有些喜欢激烈运动,有些则更享受安静的生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这种培训机构真的适合所有人吗?我感觉像我这样的老人,打乒乓球的时候比较慢,怕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会被大家吐槽!年龄限制有点尴尬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都市打工人挤满了乒乓球培训,这说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人们需要更多的手段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学习一项运动就是其中一种方法!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减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服装搭配_服装搭配的技巧_衣服的穿配法_服装搭配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apei.com/2697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