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樊雪婧
“已被北京服装学院录取”“已被天津音乐学院录取”“已被四川传媒学院录取”“已被郑州大学录取”……截止7月22日,附中高考学子已经收获了251所梦想中的艺术高等学府。
在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学困生们从零起步,平进优出,在这里释放潜能、尽展所长,追逐梦想的同时,也创造了让母校引以为傲的奇迹。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寻奇迹背后的秘密。
密码1:挖掘无限潜能的多元课程
在附中,没有“一般”的孩子,也没有“一样”的孩子。在这里,孩子的天赋和个性被尊重,并以此为原点,无限扩大孩子的成长半径。
学校以新高考为契机,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力争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尊重每个孩子,为不同个性的学生专业定制成长计划,采取高一引领、高二专业走班教学、高三专业强训的模式。
为此,学校开设了三大课程体系:“文化课课程体系、专业课课程体系和活动课课程体系”,注重学生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发展,同时辅以课外丰富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健康全面发展。
"学校有7个特色专业,开设舞蹈班、小主持人班、绘画班、国学班等13个特色课程,让学生徜徉艺术殿堂。"程晓林说,学校成立艺术教研组,研究艺术高考的趋势,还把高考涵盖的课程都开齐了,不仅有传统的美术、音乐、体育和播音,还有体育舞蹈、表演艺术等专业。
荆自洋就是在这样的多元课程体系里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前两天,他刚刚通过舞蹈专业被西北民族大学航空管理专业录取。
三年前,还是舞蹈零基础的他压线进入高中。荆自洋说,“那时候,一个好的本科院校是根本不敢想的。我当时就想着有学校就行,但在学业规划和专业课双选以后,老师就帮谢谢分析通过舞蹈专业考入大学的方法。”
在训练时,荆自洋偷偷地哭过,忍不住的时候就会想放弃,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让他坚持到了最后。
“感谢老师们,因为有你们,才帮我走进了梦想的大学。”
密码2: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教学
如何更好地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更好地帮助每个孩子把潜能发挥地更好?
附中选择了高成本的小班教学,每个实验班不超过50人,真正做到课堂全员参与。班级小,保证教师能关注每个学生,保证教师有足够的精力为学生们"私人订制"。
填鸭式的教学枯燥,效果不好,学校又融入了信息化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开设"微课""翻转课堂""创客教育"等,改变老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部分孩子个别学科有短板,如果教学一刀切,学生难免会有不适应,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兴趣。”附中校长程晓林说,学校要求,针对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教师在授课内容上进行优化,对国家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针对高考内容单独制作专业课教材,做到低起点、小步子、慢节奏,让学生们听得懂、学得会。
小班授课针对性、互动性强,可让学困生短时提高成绩,让中等生迈向更高水平,让优等生更拔尖。严格的日清、周清制度保证学生能及时了解不足,查漏补缺,确保知识无遗漏。
密码3 同吃同住如慈母严父的教师团队
想要让学生变优秀,得先把老师变优秀。校长程晓林常对老师们说:"你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学时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
为此,附中不仅入口关把得严,更要求业务成长也得跟得上节奏。经过严格考核后,新教师才能走上讲台,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可以“躺平”。入职后,更为严格的"三节课"考核也随之而来。啥是“三节课”考核?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经历的三节课,年级组公开课、教研组公开课和推门课。让每位老师打起十二分精神的推门课,提前不通知,教研组什么时候想去,走到哪就是哪,谁也不知道,推门进去就听课。
英语是不少孩子的短板,附中英语教研组就把英语课堂打造成一个实现学生梦想、创造无限可能的舞台。定期举办英语基础知识大赛,号召学生们应用英语,举办英语舞台剧,让学生们从怕英语到爱上英语。在附中,老师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让教育真正成了春风化雨一般,难怪一到毕业季,感谢信和锦旗就成了“标配”。
在附中学生徐冰倩心中,老师们更像妈妈、像姐姐、像朋友。这个夏天,徐冰倩如愿被西北师范大学录取。
“从不敢想到梦想成真!来到附中,遇到良师益友,便是这幸运的开始。”徐冰倩说,我的中招成绩467分,很不理想,那时候很迷茫。
是在学业规划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民族舞蹈专业,也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一路努力追梦。
但高三二模成绩的不理想让徐冰倩失去了信心:文化课过不了一切都白费了。
“当时可能思想包袱太重,班主任李丙阳老师看出来了,就带着我去操场上散步,跟我聊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还通过学长的努力例子让我重拾信心。”
徐冰倩说,每次考试以后,李老师都帮我分析错题,并鼓励谢谢去找各科老师分析失分原因,往哪方面努力。
“班主任和地理、政治老师利用午休时间,经常为孩子补习功课,帮助孩子提升文综。”徐冰倩妈妈说,“查到分数的那一刻,除了高兴还是高兴。而且,孩子更加懂事了,知道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把孩子交给附中,真的很放心。"
用户评论
话少情在
这篇文章看的真好啊!感觉真的能代入到那些“追梦学子”的感情里去啊,他们努力奋斗的样子令人感动。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像他们一样勇敢追逐梦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的小笨蛋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真是个好学校,一直都在默默耕耘,培养人才。作为过来人,我深深地理解那些“追梦学子”的艰辛和付出,他们一定会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记得上学的时候,我就对学习没太大热情,像这些“追梦学子”一样努力奋斗的想法根本没有想过,现在想想真后悔!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衣青丝
真是让人感慨了,那些“追梦学子”们的故事真的很有力量,让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新的思考。希望学校能一直坚持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短发
照片拍得真好,记录下了“追梦学子”们青春的模样,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的发展历程。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真的很令人敬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单*无名指
这些“追梦学子”可真厉害啊,对学校的认可和支持也很让人感动! 希望他们能永远保持这份热情和动力,将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剑已封鞘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的实力越来越强了,培养出的学生也越来越优秀。文章说得很好,让我很想去了解一下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追梦学子”们的故事令人感动,但是我想说的是,学习成绩好并不一定代表着成功,更重要的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闲肆
文章写的很有感染力,那些“追梦学子”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希望他们能够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乱世梦红颜
这种教育理念我很赞赏,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去做! 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成绩而死读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我觉得文章有一些地方描写的不太真实,有些“追梦学子”可能只是表面上努力奋斗,内里却没有真正的追求。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的梦想会被世俗所束缚。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蹂躏少女
文章太理想化了,现实社会充满竞争,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不容易。我希望这些“追梦学子”在未来能遇到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独角戏°
"追梦学子"这词听起来有点油腻,虽然文章内容挺正面积极的,但是感觉这个标题过于渲染情绪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其实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有梦想,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平台,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不是只盯着学习成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面瘫脸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一直都是我们地元的优质中学,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是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傲世九天
想问问“追梦学子”这群人有没有遇到过挫折?怎么克服这些困难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希望学校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烬陌袅
文章缺乏对“追梦学子”个人故事的深入描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让人感觉有些空洞。我希望能够看到更真实的案例,更加打动人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