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夏装搭配 / 传统服饰文化,服章之美谓之华

传统服饰文化,服章之美谓之华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

单独论衣服,无论其造型、色彩、纹样如何带有时代特色,都不能构成服装史。所谓“服装”,除了衣服之外,还要有“着装”,即穿着方式。而穿着方式,则必然涉及性别、年龄、身份、场合,同时兼及国家、民族等特征。因而服装史,便有了文化的意义。

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中国服装史本身就是一部有形有色的文化史。古代的贯口衫、深衣、福裙、铠甲、褙子,能不假语言地叙述中国人的生活日常。古代服装上的白、青、玄、朱、黄,诠释着宇宙的金、木、水、火、土,其中有中国人独特的哲思。环佩叮当响,仅是指美人轻移莲步吗?不。中国古代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中国人认为,玉饰不仅是身上配饰的组合,还体现着天的意志、地的包容、神的威力。玉饰碰撞发出的韵律与节奏,更是中国“礼”学的外化。儒学、道学、外来的佛教甚至西晋的玄学,都融入服装的风格之中,共同创造了独特的中华文化。

在漫长的服装史中,最初那些挂在颈项间的串饰,不一定是为了审美,而可能有着更原始、更郑重的含义——护佑生命、祈福避邪。无论古今,人类生存下去的愿望都十分强烈,古人尤甚。因为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先祖们企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保护自己。这时候,一块赤铁矿粉染过的骨头、一块精心雕琢的石块,都寄予着他们对生的希冀。那些在骨管上刻画和在砾石上钻孔的痕迹,为我们留下了古老的文明记忆。

在汉唐之前,中国人的服装制作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周代已有完整的服装制度,秦人更是将强悍的民风凝聚成戎装加身。我们总是想起汉唐,是因为丝绸之路起始于汉,而在唐代已如明珠般辉煌。

不得不承认,中华大地上蚕虫吞食桑叶后吐出的丝,确实织就了数不清的精妙绝伦的“神话”。黄帝元妃嫘祖就是美丽勤劳的蚕之神。当蚕丝制成衣料时,那“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的空灵缥缈,让人心旷神怡;当衣料染上天然颜料后,那“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的旖旎明丽,令人赏心悦目;当衣裳绣上花纹时,那“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的精工巧思,将美好情感一一向人倾诉。不管是“裙拖六幅湘江水”,还是“鸳鸯绣带抛何处”,都营造出了具有中华艺术特色的美。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王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后刘秀重建汉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亡于公元220年,自秦统一至此共有400余年。

这期间,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兼收六国车旗服御”,汉代遂“承秦后,多因旧”,因而秦汉服装有许多相同之处。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各民族之间交流活跃,致社会风尚有所改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穿着打扮日趋繁复。

秦汉时期,男子以袍为贵。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中华古今注》称:“袍者,自有虞氏即有之。”实际上就是上下连属形制,以贯口衣、深衣一脉相承下来。袍服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缩紧小,称之为袪,全袖称之为袂,宽大衣袖常被夸张为“张袂成阴”。裤为袍服之内下身的衣装,类似后世套裤。

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没有像男子那样被袍服所取代。深衣不仅照样穿用,而且还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增加,下摆部分大,腰身裹得很紧,衣襟角缝一根绸带系在腰或臀部。

隋唐时期,中国南北统一,疆域辽阔,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体现出唐代政权的稳固与强大。唐都长安,不仅君临全国,而且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服装,作为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产物,与唐代文学、艺术、医学、科技等一起,构成了灿烂的文明。

这一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圆领袍衫,而服式、服色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和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宫廷两次下诏颁布服色及佩饰规定,第二次较前次更为详细:“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十三銙;四品服深绯,金带十一銙;五品服浅绯,金带十銙;六品服深绿,银带九銙;七品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服深青,鍮石带九銙;九品服浅青,鍮石带九銙;庶人服黄,铜铁带七銙。”

隋唐五代女子服装,奇异纷繁,令人目不暇接。其繁复精美,不仅超越前代,后世也难以企及。三百余年中,女子主要着襦裙装、男装、胡服等。襦裙装的穿着方式是,上穿短糯,佩披帛、加半臂,下着长裙,将裙腰提高至腋下,以绸带系扎以充分显示丰腴。除了裙之外,女子也常着衫。衫比襦长,多指丝帛单衣,质地轻软。

宋朝时期,工商业兴起,农业与手工业发展迅猛,汴梁出现繁华景象。在对外贸易方面,宋较之唐更为兴盛。“海上丝绸之路”开辟,通往阿拉伯、波斯、日本、朝鲜、印度等国的商路被打开。宋人以金、银、铜、铅、锡、杂色丝绸和瓷器等,换取外商的香料、药物、犀角、象牙、珊瑚、珠宝、玳瑁、蕃布等商品,对中国服装及日用习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两宋时期的男子常服以襕衫为风尚。所谓襕衫,即无袖头的长衫,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襕,以示上衣下裳旧制。襕衫在唐代已被采用,至宋代最为盛兴。一般情况下,常用细布,颜色用白,腰间束带。幅巾在宋时重新流行,一般文人、儒生以裹巾为雅。

宋代妇女服装,一般有襦、袄、衫、褙子、半臂、背心、抹胸、裹肚、裙、裤等,其中以褙子最具特色。这一服饰,以直领对襟为主,前襟不施袢纽,袖有宽窄二式,衣长有齐膝、膝上、过膝、齐裙至足踝几种,长度不一。在左右腋下开以长衩,好像受辽服影响,也有不开侧衩的。宋时,上至皇后贵妃,下至侍从、优伶乐人及燕居男子都喜欢穿用,这种衣服随身合体又典雅大方。

◎本文摘自《极简中国服装史》(作者华梅),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服装搭配_服装搭配的技巧_衣服的穿配法_服装搭配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apei.com/33845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