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衣搭配 / 所有衣服都是“假货”吗?遵循“南极人”,这四个国内品牌也出售标签以赚钱

所有衣服都是“假货”吗?遵循“南极人”,这四个国内品牌也出售标签以赚钱

“人靠衣装马靠鞍”是中国流传已久的一句古话,意思是穿上一件好的衣服人就会显得很有精神。一身好的衣服不仅能让人提升自己的形象气质,更是能让人心情愉悦。

但是如何判定衣服质量的好坏呢?很多人下意识就会觉得大牌的产品一定好,这时你就进入到商家诱导你进入到的“误区”了。大品牌不一定是“真货”,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都有哪些厂家这么做了呢?

别样操作的厂商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购这一新型购物渠道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这也让许多专注实体店的厂商意识到,如果再不改变现有的销售模式,市场份额很容易就会被网购抢走。很多品牌厂商便开始了自己的变革之旅。

有些厂商开始尝试电商、有的选择直播带货,厂商开始将品牌的重心开始从线下渠道转换为线上渠道。但有一种方式也开始被品牌商广泛应用。那就是品牌授权,通过品牌授权费每年也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南极人了。

在1997年成立的南极人,是我国最早的内衣品牌之一,因“刘德华”的代言和高性价比的产品,迅速占据了当时的中国市场,更是成为了当时冬装的代名词。有了如此斐然的成绩,国家也开始对“南极人”开始进行扶持和政策上的优待。

先是“中国驰名商标”,又是“国家免检产品”,有了这两个头衔的南极人,一时间可谓是风光无二。但好景不长,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产品的滞销大大影响了当时的南极人,甚至即将面临破产,没有办法的南极人只能选择开辟一条新道路。

所有衣服都是“假货”吗?遵循“南极人”,这四个国内品牌也出售标签以赚钱

南极人把自己的生产线给优化掉,将自己“南极人”的品牌授权给其他中小级别的厂家,一来能让这些厂家卖上一个高价,二来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仅仅收取授权费就能坐享其成。在开启了“贴牌授权”这条道路的南极人似乎彻底走回了巅峰。

据报道称,南极人品牌在2019年靠着授权模式在电商平台就获得了高达13亿的收入授权了1600个厂家,授权门店更是多达7337家。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几乎“零成本”的厂商来说已经是很高了,但这还不是南极人的极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前只做冬装的南极人,开始打起了其他行业的主意。一些袜子,儿童内衣、床上用品、洗护用品、电子产品等等都堂而皇之的挂上了“南极人”的标志,这些产品自然都是授权厂家代加工出来的产物,如此多的产品类别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150元买的秋衣怎么还不如50元的地摊货?”南极人品牌的无限制授权,让整个市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授权货物,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品类不一,授权的泛滥导致这些产品的质量严重失控,“内衣像薄纸”可以说是消费者最常见的问题了。

质量越来越差的服装也让南极人这个品牌从一开始的“质量保证”变成了人人唾弃的“回收场”,虽然短时间内能挣到一些块钱,但是影响的口碑却再也难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但很显然,这种挣快钱的模式已经吸引了很多品牌的目光。

所有衣服都是“假货”吗?遵循“南极人”,这四个国内品牌也出售标签以赚钱

跟风套现的厂商

在南极人“贴牌授权”模式迎来成功时,很多厂商纷纷开始效仿南极人,企图通过这种“歪门邪道”来走捷径。

“恒源祥,羊羊羊”这条广告相信能激起不少人的童年回忆,但只要是还在关注恒源祥的人就会发现,它早在20年前就关停了自己的生产线。跟南极人一样,开始通过授权网店使用品牌商标,在通过每一件商品的提成来进行营利。

作为曾经奥运会的签约品牌之一,恒源祥很明显没有看清自己。为了赚取授权费,甚至不看厂商寄到公司的样品,直接给授权,“有钱就批”成了恒源祥一时之间的代名词。知道这些的消费者自然不会惯着它,恒源祥的口碑也是一降再降。

俞兆林和北极绒也没有免俗。作为成名多年的老品牌,俞兆林和北极绒主要的目标人群是中老年的市场,但随着商品逐渐趋于年轻化,找不到转型出路的他们无奈只能将自己的品牌授权给了中小厂商。

这场“品牌授权”的战争中,注定会产生没有及时适应变化的“牺牲者”,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拉夏贝尔了。

这个曾经能与ZARA针锋相对的国产女装品牌,曾经能在全国拥有着近万家的实体门店,但由于受到经济冲击的影响,导致自身资金链断裂,最后只能靠“品牌授权”续命。然而方向转变的太晚,让拉夏贝尔失去了抢占市场份额的“先机”,最终在2021年宣告破产。

所有衣服都是“假货”吗?遵循“南极人”,这四个国内品牌也出售标签以赚钱

发现蹊跷的买家

在如此多的“贴牌”风暴席卷市场之时,广大的消费者群体也并不是傻子。国内厂商的这种数量大于一切的行为,让他们的这些品牌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南极人营收暴跌,恒源祥口碑崩塌,拉夏贝尔退出市场,这些都是在给其他厂商敲响了一个警钟。

消费者选择你的商品,是因为品牌长期以来经营的“口碑”,这是一切的根本。如果厂商愿意把这个“饭碗”砸掉去挣轻松钱,消费者们也会让这些厂商明白什么叫市场的选择。

[1]贴牌创收13亿 南极人疯狂透支品牌 新浪财经

[2]南极人、仁和药业、周六福,贴牌模式如何“反噬”品牌? 红星新闻

用户评论


信仰

真让人感慨啊,看着那么多大牌出问题就像一场闹剧,尤其是那些自称质量可靠的品牌,却在市场背后搞猫腻。南极人风波余温未散又冒出了几家以卖“吊牌”为生的公司,这让消费者如何相信品牌的力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天下

哎呀!这简直就是消费市场的毒瘤啊,这些所谓国内大品牌的操作让人心寒。看着他们赚得盆满钵溢的同时,普通消费者却在一次次失望中磨平了期待。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一连串的诚信危机让消费者措手不及,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公司隐藏在我们身边。衣服里的故事比戏台上还要复杂多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灼痛

这个标题确实揭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市场黑幕,挺震撼人心的。<em>假货“吊牌”</em>, 这是怎么回事?连南极人都中招了?现在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真的是太让人担忧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该用户已上天

这篇报道让我忍不住想喊话那些商家:诚信是立身之本啊!这些<em>”假货吊牌” <br>操作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动摇了自身的商业信誉。醒醒吧,别再走这条歪路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说真的,看到这个标题真是又哭笑不得又气愤不已。原本觉得还能相信的品牌居然藏着这样的秘密武器,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行业潜规则”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em>南极人, 这一系列风波不禁让人感慨万分。</em><br>.<br>那些以真品形象示人的品牌竟然在幕后操作起这种小把戏,我表示强烈质疑和失望。消费者的心声再清楚不过:我们要信任,更要真实!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の笑颜

这篇报道揭示了令人咋舌的现象。从南极人到这几家国内大牌,都是所谓的“吊牌经济”?市场太需要一股公正清风来净化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心情起伏不定啊,从震惊到愤怒的转变就像坐过山车一样。面对<em>“假货吊牌”的潜规则</em>,消费者如何信赖他们曾经深爱的品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篇文章揭示出了国内市场的冰山一角,让消费者们不禁回望那些被夸大的宣传瞬间怀疑人生。商家不诚信的黑手真是让人寒心至极呀!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量代换

看到这个消息真的让我大吃一惊!<em>“假货吊牌”的操作手法</em>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消费者对品牌的期望与现实差得太远了,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品牌开始追求诚信之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明

这组文章真是痛心疾首的揭露现象啊,“南极人”后的几家国内大牌竟然也走上了这条歧路?商家们醒醒吧,品质和信誉才是立业之本!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这篇文章一语破题地指出了当下市场的某些深层次问题。消费者被忽悠得团团转,品牌商却暗自得意?诚信与透明度的缺失让人不禁反思整个行业生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em>"假货吊牌"</em>, 这四个字就像一记重拳砸在了心上。这个系列报道揭示出来的现象,让我对当前的消费环境有了更深的质疑和忧虑——难道我们再也找不到值得信赖的品牌了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把孤独喂饱

这些报告深入挖掘了<em>“假货吊牌”</em>这个领域的乱象。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真是雪上加霜的消息,让我们在追寻品质的路上又添了一份不安与困惑。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安i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情跌宕起伏,从最初的惊讶到对品牌的失望,再到对行业透明度的呼唤,每一个转折都让人深刻反思——消费者的权利何时能得到真正尊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仅有的余温

这篇报道以犀利的视角剖析了<em>卖吊牌赚钱</em>的现象。市场上的这种潜规则,无疑是对消费者信心的一次沉重打击。希望未来能够有更严格的法规来保护我们的权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清晰的声音

读完文章后心情难以平复,这背后的操纵手法揭示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消费者的权益在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世界背后显得格外脆弱和不堪一击。呼唤市场正气,重塑消费者信心!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服装搭配_服装搭配的技巧_衣服的穿配法_服装搭配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apei.com/340095.html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