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衣搭配 / 12个古代服装

12个古代服装

1. 布衣

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盐铁论》载"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后成为平民代称。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即用此典,凸显士人谦称传统。

2. 簪缨

旧时把它作为做官者之称。簪为固定发冠长针,缨为颌下冠带。《唐书·舆服志》载三品以上官员金玉簪导,五品以上象牙簪导。杜牧《长安杂题》"束带谬趋文石陛,有章曾拜皂囊封"可见其制。

3. 黄裳

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出自《周易·坤卦》"黄裳元吉",本指中和谦逊之德。唐代始纳入服色制度,《新唐书》载"黄为中和之色,天子燕服亦用之",至宋成皇室专用色。太子常服杏黄,故有借指储君之说。

4. 青衿

周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泛指有学识的人。《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即咏此。明代生员服蓝布直裰,仍沿"青衿"旧称。清代《儒林外史》中屡见"青衿学子"称谓,延续文化符号。

5. 赭衣

《说文》:“赭zhě,赤土也。”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赤褐色。古时囚犯乃服赭衣,因此代称囚犯。赭衣塞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汉书·刑法志》载"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反映严刑峻法。后世戏曲中罪衣罪裙仍用赤褐色,承此传统。

6. 珠履

12个古代服装

缀有明珠的鞋子。是豪门宾客的代称。战国春申君门客特权标志,《史记》载"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李白《寄韦南陵冰》"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化用此典。

7. 巾帼

本是古代妇女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源于《三国志》当时诸葛亮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不予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司马懿还不如一个女性。自古以来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为“巾帼英雄”,故代指女性。明清戏曲中穆桂英等形象强化"巾帼英雄"文化意象。

8. 袍泽

“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也指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源出《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秦汉军制"同袍"指同帐士卒,"同泽"指同浴战友。后世渐合成固定军事用语,清代《曾国藩家书》常见"袍泽之谊"表述。

9. 黔首

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礼记·祭义》"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郑玄注:"黔首谓民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特指编户齐民,与"黎民"形成历时性概念差异。

10. 白丁

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为没有学识的人。《隋书·礼仪志》载"庶人白袍,屠商皂衣"。

11. 纨绔(袴)

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汉书·叙传》载"数年,金华之业绝,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后语义扩大,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完成贬义转化。

用户评论


爱你的小笨蛋

天哪,看完了这篇关于《12个古代服饰代称》的文章,我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又进了一步!每个称呼都生动地刻画了古人的着装风格和审美态度,真是令人着迷。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我一直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12个古代服饰代称》,这篇文章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服装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和象征意义。每一种衣服,都是历史的记录者。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恰十年

看完这篇《12个古代服饰代称》后,我意识到自己平时的生活真是太乏味了!古代人多有才情,衣着时尚又文化深远,让人赞叹不已。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这篇文章是打开一扇穿越时空之窗,《12个古代服饰代称》让我领略到华夏民族的独特魅力。每种衣服背后的故事都值得细细品味和探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揉乱头发

看完《12个古代服饰代称》,我仿佛走进了一场未完的千年盛宴,每一句描述都是历史的声音,每一种叫法都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文化记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栀蓝

文章中的每一个词都如同细流汇聚成江河,《12个古代服饰代称》展示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宏大画卷。如果有机会真想亲自去服装博物馆感受一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12个古代服饰代称》,这不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次关于文化、审美的深度旅行。每一条代称都仿佛在耳边低语:“历史就是这样流淌过。”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阅读《12个古代服饰代称》让我不禁陷入沉思,这些衣服不仅是服装设计师,更是时代的记录者和文化的传递者。他们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愁杀

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字都是对过去的敬畏,《12个古代服饰代称》揭示了服装语言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让我对自己的文化遗产有了一份全新的认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幸好是你

读《12个古代服饰代称》,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半个专家。它不仅告诉我要如何区分这些衣服的名字,更教会了我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意象。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矜暮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历史,《12个古代服饰代称》就是答案之一。通过这篇文章,我看到了文化与人民之间紧密的联系,服装不仅是穿着,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12个古代服饰代称》是一场视觉盛宴和思考之旅。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知识的好奇心,更唤醒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对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恍

在这篇文章中,《12个古代服饰代称》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启示。服装文化是活的历史书页,等待着我们去解读和传承。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文章《12个古代服饰代称》以一种亲切、轻松的方式带我进入了古人的生活圈,让我感受到了服饰不仅仅是一件“东西”,而是一个时代的灵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山远黛

看完《12个古代服饰代称》,就像经历了一场知识与美的盛宴,从简单的称号中挖掘出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寓意。这份文化宝藏,值得我们一生探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12个古代服饰代称》是深入浅出的文化指南,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激发了我对中华服饰文化的无限想象和尊重。古代智慧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前瞻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来说,《12个古代服饰代称》简直就是一剂强心针。它不仅帮我解答了困扰多年的服饰疑问,更重要的是引导我深入思考文化与时代的关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12个古代服饰代称》将我引入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每一件衣服都是一首未完的诗,每个称呼都是历史的低语。阅读它是一种享受,也是对先人智慧的一种敬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服装搭配_服装搭配的技巧_衣服的穿配法_服装搭配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apei.com/340102.html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